|
发表于 2024-5-3 01:59:22
来自手机
|
显示全部楼层
开着拖拉机迎冬 发表于 2024-05-02 11:51
1.有没有可能不是不想海绵更硬,材质上限在那里,除非是青龙丸的epp材质。但是……那还是海绵条吗?
2.cnc代表高精从来都是伪命题,如果不是注塑没够量还有打印太拉夸,加上烫弹模具的特殊工况,没人愿意为了cnc而cnc。更何况,轴承匹配的管长和气量又不一样,没有一个像“万能钥匙”一样的轴承,更多的时候是玩家没有找到更适配的轴承,所以觉得我现在用的已经非常好了。
3.软弹头并不是越软越好,现在市面上的头除了个别品牌的,基本都是比较软的头了,这个跟加工方法正相关,不是什么难事。尴尬的是即使有人开模做了新头也没什么人能看出来,因为真的没差多少。实践下来的话,稍软的头打出来的同感也是几乎没区别的。所以还是那句话,目前市面上的头,基本满足了下场需求,如果还是觉得疼……只能控制初速了。
4.胶水或者说掉头的问题,统归为弹的多次利用的耐用性。这点更是不需要多考虑的事情。因为弹本事就是消耗品!真铁捡弹壳自己弄复装弹也都知道会比新弹要差些,可以复装拿来当作练习弹。为啥到了软弹这里就不一样了呢?还不如让厂家想办法打底烫三环的成品价格更好。实际上我们也正在进行中。
5.弹重的问题,下过场的都能大概知道,1.2克弹或者更重的弹,在55限速的情况下,它的速度衰减更严重!说实话,不好用。弹重的问题其实也很看玩家对弹本事的理解。打个比方说今天我去下场,那我肯定尽量用1克到1.1克重的弹,因为它的弹道和初速衰减都是最适中的。但是如果今天在家打靶玩,那我就会选1.2克弹,因为我只需要弹更少的偏摆,至于初速衰减反而没什么需求。 所以弹重跟使用场景的关系一定要搞清楚。至于1.2克以上的弹……我觉得确实也没啥意义了。
最后总结,弹商家或者厂家的最归宿是卷成品三环的价格,就这么简单。bb什么科技什么技术毫无意义。自己几斤几两,自己心里是门清的。除了卷价格,还要整治一下各种代理,真正的健康的利润才是最重要的,我是很愿意相信在电缸成为主流后,只要量够,成品三环弹的价格会非常亲民的。
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小纸团和小铁球,同样初速丢出去你猜哪个飞得更远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