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0 21:14:10

追求准度,20米稳定上靶,经验分享

本帖最后由 飞天zzzzz 于 2025-7-11 13:22 编辑

通过论坛和B站大佬的学习,加上与技师的交流,终于研发出20米稳定击中人型靶的水弹发射器。很有成就感!一篇分享帖,欢迎交流。

我认为想要做到该表现,各个部件的配合:稳定的波箱15%+气缸量配合内管长度10%+内管5%+水宝宝50%+上旋20%。
先甩结论:水蛋在发射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形变,是影响弹道的决定因素。

下面各项数据和经验分享是基于2号波/单发/15米以上精度展开讨论,以下所有推论都是我个人的判断总结。
1.稳定的波箱
众所周知的规定,波箱跑分在77-82之间浮动不超过5,即可认定为稳定波箱。
精度和射速是天平两个极端,高射速(个人认为超过秒35,射速就算高)发射器在10-15米之后,弹会受到高射速产生的气压波动和震动导致一定漂。所以追求精度的发射器,不能既要又要去追求秒数,秒25-30即可。
下波调齿:第一要素减少震动。我用的齿比18:1全齿,中齿和蛋糕齿,要减少横向框量,可以紧一点。但这两个齿接触的横面,要留有空隙,0.1/0.2垫片能放入接缝处为佳。蛋糕齿延迟器一定要装。
B站大佬视频很多,理论基本一致,多看多动手,你可以的!

上波:第一要义减少摩擦。天梯与上波引导槽,拉桥与上波接触面,用相对粘稠的润滑脂。拍头与气缸,推嘴内壁用气密油润滑。做好气密!
第二要义,归位稳定,控制震动。尾顶下端用电工胶带缠几圈,弹簧插入后无框量。拉桥簧用#TZB生态#的琴钢拉桥簧,配合延迟器,可以让拉桥带动的每一次推嘴位移都非常扎实。拉桥可以不切。
拍头O圈24*2.4丁晴>同尺寸氟胶,我认为强工况下丁晴表现比氟胶稳定。
三通用LDT,IFP等氵圈大厂只要是正版都没问题。
兼顾把玩可以上回趟套件,但下场不能用回趟,还是那句话,减少震动。

2.气缸量配合内管长度
这里先放此前论坛流传已久的尺寸参考。
图1/2
首先对上图数据表示赞同,确实是能让发射器获得及格或良好的表现。气缸配合内管长度是有固定的套路的,原则上讲,短管用小缸,长管用大缸。
数据匹配正常的发射器,在10-12米的区间,获得相对可观的弹道,是比较容易的。旋
但,若想追求15米后的精度,根据我的实际测试和判断,50%和60%缸对应的小于23cm的内管;100%缸对应的超过35CM的管,是不适合追求精度的。
基于前文结论+我的判断,过短的内管,让水蛋在压力环境中的行程过短,让它没有时间在出管泄压前恢复形变,使其接触上旋时状态不圆润,导致的最普遍的情况是,12米左右,10发有3发,会上旋作用很多或异常左右飘的情况出现。
过长的内管,则是另一个情况。水蛋也许在25-30CM的内管区间恢复了均匀度,但是在内管尾端,受到发射器震动或人摆动等因素的影响会加大,导致在末端再次接触内管,产生二次形变,进而影响上旋的介入。
结论: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发射器固然没错,但如果你是一把短突(MCX,PDW,MP5之类),10-12米会比较容易,想追求15米后的精度,难度极大(我试过18-23cm各个尺寸内管,真的调不好)。
或者你是一名狙击射手,拿着超过13.5寸的水蛋发射器,想要20米的稳定上靶,对蛋的要求就会很高。据我测试市面上主流磨砂水宝宝的情况看,水宝宝们还有待提高。

3. 内管
直接结论,7.5mm,铝管/不锈钢材质均可,镜面内抛+倒角干净的就行。
想要二次抛光,湿润的眼镜布或者抛光布,找跟长筷子包上一头,往复捅就完事。
有一个7.3mm内管有利精度理论。亲测后我的判断,7.3mm的内管不适合远距离精度取向,7.3内管容易给水蛋过多挤压造成额外形变,且7.3内管会因为泡好的水蛋大小不一致,导致跑分浮动及跑分上涨。
但7.3内管适合高秒短突+打10米左右稳定精度,因为高秒发射器容易出气不稳定,用7.3内管正好可以修正这个问题。

4.水宝宝
筛弹器必须买,#新云#家的好用,让店家OK蛋调到7.2-7.3mm。大小蛋直接丢。觉得浪费的同学,小蛋也能用。
品种选择:磨砂。
注意:均匀度>抗压,我们的稳定波箱并不超标,市面上大多数的透明磨砂,筛弹的情况下,基本不会碎蛋。
结论:我们要追求的是,均匀度上佳,硬度适中,回弹速度最快的那一款。
有符合这个标准的,欢迎评论分享。
水蛋推荐:
#DD工坊#,泡蛋时间容错好。筛弹优秀。
#XYsap#-8号,4小时纯净水。泡久了大蛋多,少了小蛋多,浪费
#DL#,20kg金瓶,3小时纯净水。同XYsap

5.上旋
这里放一张简化的,我20米发射器的弹道示意图:
图3
80左右跑分发射器10米的距离,好发射器都是直线,大多数都能做到。10米后上旋发挥作用,弹道上浮,在15米之后上旋失效,重力介入,开始朝下,最终在20米左右处归零。
我是如何观测到这个现象的:T2红点+KAC300机瞄10米归零,12-13米后,水蛋开始击中机瞄上端。几乎在15米左右瞄点错位达到最大(从红点中观测目标大概会错位1个点的距离)。18-20米后再次归零。
当然,水蛋肯定有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的表现,做不到发发击中人形靶正中心,我判断是因为水蛋形变导致的,但是20米每蛋上靶,已经很难得了。
接下来是上旋正题。
ROCK/龙创一类的金属压片旋。适配市面所有火冒,上旋作用明显,10-15米距离弹道改善作用也明显。15米后,会有大多数蛋上旋作用持续,或越来越飘或者弹道不稳定的情况。
峰海/Z2一类的带底轨的旋,弹道改善同样优秀,不过13外径的老款很多火冒插不上,个人感觉上旋作用效果不如ROCK/龙创。但,经过我的反复对比测试和调整,只有Z2和峰海能做到15米-20米的弹道表现。
我推断是底轨的存在修复了水蛋的形变,让水蛋是在圆润的情况下接触了上旋片。而龙创/rock由于底部还是压片,反而会限制了水蛋的回弹。所以导致了远端的弹道不稳定。

以上是我的20米稳定上靶发射器经过自己各种测试,调整得出的推断。如果你觉得我错了,那就是你对,欢迎正常交流但我懒得争。
最后希望大家玩具使用愉快!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0/1752153100767800587.jpg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0/1752153100784200648.jpg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0/1752153100787655955.jpg

王胖子吖 发表于 2025-7-10 22:03:47

牛逼

地下丝袜 发表于 2025-7-10 22:09:07

秒30就别弄延时器 不要切齿和切拉桥了

地下丝袜 发表于 2025-7-10 22:11:05

你是不是抄了@言小橙 的Word文档了

Qoonie 发表于 2025-7-10 22:23:40

说的很在理,如果有视频就更好了。

KSC的迷 发表于 2025-7-10 23:09:43

幸存者偏差

蓝酸菜 发表于 2025-7-10 23:18:44

不说别的,那个气缸和管长对比那个就不准确,至少我用ifp气缸的话,是可以70缸带35内管,目前这个带40的内管…

kwkc1234 发表于 2025-7-11 00:33:51

Rock几乎是效果最差的,峰海的就很不错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00:39:17

KSC的迷 发表于 2025-07-10 23:09
幸存者偏差

同一套理论正在复制给另一个平价波,还在试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00:41:59

kwkc1234 发表于 2025-07-11 00:33
Rock几乎是效果最差的,峰海的就很不错

10米左右用来修正,也挺好。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00:45:05

地下丝袜 发表于 2025-07-10 22:11
你是不是抄了@言小橙 的Word文档了

不认识,也没必要。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00:45:35

王胖子吖 发表于 2025-07-10 22:03
牛逼

感谢

地下丝袜 发表于 2025-7-11 00:47:36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1 00:45
不认识,也没必要。

别不认识呀 你截图里面就有他的图了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01:12:40

地下丝袜 发表于 2025-07-11 00:47
别不认识呀 你截图里面就有他的图了

你看看我附图的原文咋写的吧,说了表示赞同

坏蛋头子 发表于 2025-7-11 05:42:04

切齿影响秒速,说明还不理解波箱运行逻辑

初凝 发表于 2025-7-11 09:37:36

拉卷尺,上视频https://mag1.sdgun.net/public/emotion/face_027.png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09:42:03

坏蛋头子 发表于 2025-07-11 05:42
切齿影响秒速,说明还不理解波箱运行逻辑

我测过,16:1全齿,和18:1全齿,同一套波箱内管,就是秒数不同。所以我认为齿数减少会影响秒数,基于我自己的波箱稳定理论,我选择不切齿。

顺天府 发表于 2025-7-11 09:58:23

那不叫切齿,那叫齿比不同,18比齿也不会因为你切俩齿就变成16比,你现在首要要搞明白切齿是切谁的齿,为什么切齿

图疼 发表于 2025-7-11 10:15:52

来个视频吧,光描述太抽象,不太好理解。立个靶,测个距,开录。我们对着视频分析

萌萌男 发表于 2025-7-11 11:02:58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1 09:42
我测过,16:1全齿,和18:1全齿,同一套波箱内管,就是秒数不同。所以我认为齿数减少会影响秒数,基于我自己的波箱稳定理论,我选择不切齿。

齿比 和齿数看表一,切齿 和初数影响,结果看表二。换算过程作为思考题给你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1/1752202816509818421.jpg

萌萌男 发表于 2025-7-11 11:10:38

原图直出。这个表只推算 一般推嘴岗头下 最大跑分目的下的配长,不研究是否综合性能最佳。此外 在极短管下 或 气缸直径比与高度比较小(非常矮胖)的情况下 该推算 无法得到实际跑分。小于14cm的设计管长 用大流量推嘴 效率 会高很多。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1/1752203136436789771.jpg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1/1752203257061614299.jpg

萌萌男 发表于 2025-7-11 11:17:27

此为前版近似估算理论。不完全对的原因 是: 弹性势能的消耗去处=弹簧自身恢复形变耗能+天梯总成位移耗能+ 蛋的运动耗能+各处滑动摩擦耗能。 上面图中省略了 天梯总成位移耗能和弹簧恢复形变耗能的计算。故不准确。懒得改了。 供你琢磨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50711/1752203557381039285.jpg

Lolovirus 发表于 2025-7-11 11:23:25

新人表示图1也就是数据二看不懂,麻烦大佬们解释一下,另外up,按你的经验34.5cm内管,用多大气量合适?切几齿?我秒35,16比齿,80黄,精击波用哪家的缸头推嘴三通效果最好?谢谢

坏蛋头子 发表于 2025-7-11 11:28:55

认知完全不正确

ybn818 发表于 2025-7-11 11:50:49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1 09:42
我测过,16:1全齿,和18:1全齿,同一套波箱内管,就是秒数不同。所以我认为齿数减少会影响秒数,基于我自己的波箱稳定理论,我选择不切齿。

尺比和切齿先搞清楚吧………

阿君Li 发表于 2025-7-11 12:07:17

一味追求精度,然后把各项条件设置的太苛刻了,一般的下场玩家需要的是能适应各种大小的蛋的FSQ,能在不筛单无碎蛋的前提下还能保持良好的15~20米上靶率,你说的震动因素我很赞同。但是要适应大小蛋都有不错的胆道表现,那波箱的出气就不能完全一致,大蛋在管内跟小蛋在管内因为摩擦力不一样,推嘴给的气压力最好也能有所不同,而且为了减少蛋的形变,推嘴得是大出气量的,因为要推嘴给的气压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无O圈的嘴好用,得让推嘴漏点气,然后就是内管的震动问题,内管如果不跟波箱硬接触是最好的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12:22

ybn818 发表于 2025-07-11 11:50
尺比和切齿先搞清楚吧………

感谢回复,这是我没掌握的,目前测试的18全齿,18切2齿,和16全齿。三种组合。还需要多学习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15:23

顺天府 发表于 2025-07-11 09:58
那不叫切齿,那叫齿比不同,18比齿也不会因为你切俩齿就变成16比,你现在首要要搞明白切齿是切谁的齿,为什么切齿

感谢回复。我再学习再测试试。目前确实只测了三套齿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18:30

萌萌男 发表于 2025-07-11 11:02
齿比 和齿数看表一,切齿 和初数影响,结果看表二。换算过程作为思考题给你

感谢感谢!学习了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20:16

坏蛋头子 发表于 2025-07-11 11:28
认知完全不正确

不对就探讨嘛,对吧。我也学习。我也希望自己不是瞎猫碰死耗子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26:18

Lolovirus 发表于 2025-07-11 11:23
新人表示图1也就是数据二看不懂,麻烦大佬们解释一下,另外up,按你的经验34.5cm内管,用多大气量合适?切几齿?我秒35,16比齿,80黄,精击波用哪家的缸头推嘴三通效果最好?谢谢

按我目前的测试理论,34cm应该是很难调好15米后准度的,非常看蛋品质。我用80缸试过一根33一根35效果不好,之后就放弃了。https://mag1.sdgun.net/public/emotion/face_umm.png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31:46

阿君Li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07
一味追求精度,然后把各项条件设置的太苛刻了,一般的下场玩家需要的是能适应各种大小的蛋的FSQ,能在不筛单无碎蛋的前提下还能保持良好的15~20米上靶率,你说的震动因素我很赞同。但是要适应大小蛋都有不错的胆道表现,那波箱的出气就不能完全一致,大蛋在管内跟小蛋在管内因为摩擦力不一样,推嘴给的气压力最好也能有所不同,而且为了减少蛋的形变,推嘴得是大出气量的,因为要推嘴给的气压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无O圈的嘴好用,得让推嘴漏点气,然后就是内管的震动问题,内管如果不跟波箱硬接触是最好的

对。我是靠控制变量一点点摸索的。但是不筛蛋要想追求精度,按目前主流蛋的品质,表现都不稳定。筛过会稳定很多。
内管震动因素,我没考虑到,目前是靠紧来解决的。

闪现回家 发表于 2025-7-11 12:34:02

阿君Li 发表于 2025-7-11 12:35:23

阿君Li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07
一味追求精度,然后把各项条件设置的太苛刻了,一般的下场玩家需要的是能适应各种大小的蛋的FSQ,能在不筛单无碎蛋的前提下还能保持良好的15~20米上靶率,你说的震动因素我很赞同。但是要适应大小蛋都有不错的胆道表现,那波箱的出气就不能完全一致,大蛋在管内跟小蛋在管内因为摩擦力不一样,推嘴给的气压力最好也能有所不同,而且为了减少蛋的形变,推嘴得是大出气量的,因为要推嘴给的气压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无O圈的嘴好用,得让推嘴漏点气,然后就是内管的震动问题,内管如果不跟波箱硬接触是最好的

然后还有内管跟外管的接触问题,震动会通过外管传递给内管,所以内外管要做软接触(垫O圈)或者一体管(VS家典型),然后上旋问题,有下导轨的上旋可能会给蛋一定的摩擦力,我不喜欢,然后现在大部分的上旋都是在管口附近开始生效,以前我买过一个打印的消旋一体的,那个旋在蛋出了管口后有5~6厘米才开始接触摩擦片,这5~6厘米的蛋在飞行途中无任何接触,也给了蛋恢复形变的时间

cezcu 发表于 2025-7-11 12:44:27

挺好的,自组本身就是需要自己的思考,不是一味复制别人的经验。可惜目前你得出的结论大部分都是基于自己的猜想,而且并不完全正确。可以先尝试多组几把,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2:52:37

阿君Li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35
然后还有内管跟外管的接触问题,震动会通过外管传递给内管,所以内外管要做软接触(垫O圈)或者一体管(VS家典型),然后上旋问题,有下导轨的上旋可能会给蛋一定的摩擦力,我不喜欢,然后现在大部分的上旋都是在管口附近开始生效,以前我买过一个打印的消旋一体的,那个旋在蛋出了管口后有5~6厘米才开始接触摩擦片,这5~6厘米的蛋在飞行途中无任何接触,也给了蛋恢复形变的时间

感谢,我就是看到vs家弹道好说是管好。才启发我后期测试管的。消旋一体对我是新知识,没试过。买来试试,
看来我们应该观点一致,减少震动,控制水弹形变。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3:01:46

cezcu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44
挺好的,自组本身就是需要自己的思考,不是一味复制别人的经验。可惜目前你得出的结论大部分都是基于自己的猜想,而且并不完全正确。可以先尝试多组几把,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

组了7套波,6把都是12-15米的水平。就一把争气的哈哈哈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1 13:26:14

原文涉及到的切齿/秒数的相关内容,评论有很多大佬提出我有错误。为避免更多误导,现已编辑删除。在此感谢提出指正的兄弟

Lolovirus 发表于 2025-7-11 14:33:50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26
按我目前的测试理论,34cm应该是很难调好15米后准度的,非常看蛋品质。我用80缸试过一根33一根35效果不好,之后就放弃了。

我现在用的70缸也是到处飘

芒芒生打椰 发表于 2025-7-11 15:50:33

好歹发个视频https://mag1.sdgun.net/public/emotion/face_umm.png

敬属江上寒舟雨 发表于 2025-7-11 16:17:51

好帖

K1ngsoul 发表于 2025-7-11 16:31:25

20m我想都不敢想

江老板 发表于 2025-7-11 16:43:08

先把基础理论搞明白吧。。。

图疼 发表于 2025-7-11 17:22:41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26
按我目前的测试理论,34cm应该是很难调好15米后准度的,非常看蛋品质。我用80缸试过一根33一根35效果不好,之后就放弃了。

目标那根小树枝,18m,34cm管74气量。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video/20250711/17522257212527_668.mp4

图疼 发表于 2025-7-11 17:24:12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1 12:26
按我目前的测试理论,34cm应该是很难调好15米后准度的,非常看蛋品质。我用80缸试过一根33一根35效果不好,之后就放弃了。

接上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video/20250711/1752225804052954_160.mp4

不吐沫的螃蟹 发表于 2025-7-11 19:39:00

发视频

言小橙 发表于 2025-7-14 00:46:56

是的上旋能纠正不是因为什么泄压导流,主要只因为导轨
导轨峰海的1616比1316效果好些就是因为这个
但是一味的长的话,上旋可能会因为震动反而增加蛋道抖动哦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4 20:57:47

言小橙 发表于 2025-07-14 00:46
是的上旋能纠正不是因为什么泄压导流,主要只因为导轨
导轨峰海的1616比1316效果好些就是因为这个
但是一味的长的话,上旋可能会因为震动反而增加蛋道抖动哦

感谢大佬!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7-14 20:58:27

图疼 发表于 2025-07-11 17:22
目标那根小树枝,18m,34cm管74气量。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video/20250711/17522257212527_668.mp4

不知道为啥视频看不了。

图疼 发表于 2025-7-14 21:50:19

飞天zzzzz 发表于 2025-07-14 20:58
不知道为啥视频看不了。

【精度测试,18米红点第一视角打树枝(一个没中,哈哈哈)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b23.tv/Q8rJ5Wd
页: [1] 2
查看完整版本: 追求准度,20米稳定上靶,经验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