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打印特殊造型软弹的测试和简单结论
首先,我不提倡对软弹发射器发射物材质的改变,从性能和安全角度来考量,这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其次,我不会将测试文件进行分享,相关测试也是在完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,测试用发射器是专门为了测试调整的,超速发射器亦不可取
最后,希望诸位能在把玩发射器中收获美好的童真和有趣的体验,将暴力与破坏欲摈弃,维护圈子的环境
让我们进入正题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41218/1734509785594624_10.jpg
这是一枚由tpu95a材料打印,重量为1.6g,与13mm短弹尺寸相同的“竞技型软弹”,下文会以“硬弹”称呼它。该弹为圆头底凹弹,头部刻有15度倾斜凹槽,杆部中空,尾部为皮碗状,重心在弹中位
测试用发射器为经过调整的“近地点”,使用1g三环弹跑分为82左右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41218/1734510267968435_768.jpg
硬弹气密性良好,多次测试跑分在68-70之间浮动
硬弹动能为1g弹的1.12倍,1.1g弹的1.09倍,这一特性与多数重弹无异
但是硬弹通过轴承管后掉速至48,我想这与弹体可压缩性有关,且硬弹通过鱼线管时对线发生严重剐蹭,并没有顺着凹槽进行运动(直线运动趋势很大),可能损坏线管,故没有继续测试
可以确定的一点是,硬弹和大部分性能优化向仓口装置难以兼容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41218/1734510284145633_152.jpg
然后是自旋效果,因为只有我一人进行测试,故无法拍摄照片,只能进行简单描述
下面是直线射击情况
多数测试中弹体在出膛后迅速发生翻滚失稳,少数测试中弹体维持直线运动,但中途发生进动和甩尾现象,且着单点难以预测
下面是小角度射击情况(10°仰角远射)
几乎所有弹都在外弹道过程发生了翻滚失稳,章动角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情况,难以进行可预判的远射
值得一提的是,该弹在大角度射击(50-75°)时表现良好,下落过程中弹体稳定,可惜不具备实用性
谢谢分享,辛苦了 在此补充一点,该弹为我用个人经验独立绘制而成,并非某商家进行贩售的那款,以上有关性能的讨论仅局限于我绘制的弹 还有一点,这个特殊造型在文具盒中非常容易错位。 软蛋外形那么多年没有改动是有道理的,我自己以前烫过这种流线型的弹,结果就是初速低表现良好一高就飘了 我有问题:奈头蛋看上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,为什么现在软蛋都是平头呢? 目前赛道已经固定了,有人另辟蹊径也是好事,一般人算了吧! 会飞的救护车 发表于 2024-12-18 17:55
我有问题:奈头蛋看上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,为什么现在软蛋都是平头呢?
从理论上来说,在亚音速段软弹主要受到来自空气的摩擦阻力和涡流阻力,改善气动外形会减少阻力,但软弹的速度确实低(相对传统外弹道学研究对象),故没有明显作用
从实用性上来说,平头弹打人没那么痛,平弹头和奶头相比不容易掉,所以逐渐把奶头弹淘汰了吧 会飞的救护车 发表于 2024-12-18 17:55
我有问题:奈头蛋看上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,为什么现在软蛋都是平头呢?
被打到相对没那么大伤害! 重心必须靠前才行,底部还需有空孔 nerf小阿文 发表于 2024-12-18 18:25
重心必须靠前才行,底部还需有空孔
重心靠前会甩尾,第一版测试弹就是这样的,效果很差没有必要测试
http://picapp.sdgun.net/pic/20241218/1734517945859694_321.jpg 电子烟 发表于 2024-12-18 18:32
重心靠前会甩尾,第一版测试弹就是这样的,效果很差没有必要测试
重心在中间会翻滚,靠前才行 nerf小阿文 发表于 2024-12-18 18:39
重心在中间会翻滚,靠前才行
不是说了嘛?会甩尾 会飞的救护车 发表于 2024-12-18 17:55
我有问题:奈头蛋看上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,为什么现在软蛋都是平头呢?
同问,奶头弹跟真子弹更像呀 汉烛龙 发表于 2024-12-18 22:06
同问,奶头弹跟真子弹更像呀
不是有大佬回复了吗,首先软弹速度限制,所以平头和奶头差异不大,在这个基础上平头比奶头伤害小,因为这是玩具,所以你觉得会选择哪个呢。 电子烟 发表于 2024-12-18 18:02
从理论上来说,在亚音速段软弹主要受到来自空气的摩擦阻力和涡流阻力,改善气动外形会减少阻力,但软弹的速度确实低(相对传统外弹道学研究对象),故没有明显作用
从实用性上来说,平头弹打人没那么痛,平弹头和奶头相比不容易掉,所以逐渐把奶头弹淘汰了吧
所言极是 专门问过白虎丸,如图一版的弹的散布较大且无规律,后来改版,很准,但是无法使用推嘴和塞入弹夹,只能手动装填。再后来有没有改版就不清楚了。 CVNAF 发表于 2024-12-19 07:33
专门问过白虎丸,如图一版的弹的散布较大且无规律,后来改版,很准,但是无法使用推嘴和塞入弹夹,只能手动装填。再后来有没有改版就不清楚了。
长度尺寸定了的前提下,精准肯定常规软弹更准,除非完全改变弹体长度 既然都打印蛋了 何不直接缩小蛋体 改成9mm或者7mm的尺寸 造型保持长条型,那样发射器可以设计的更紧凑,轻便。或者换个思维 在现有发射器体积缸量不变的情况下,蛋容量可以大大增加,控分不变的情况下,卷毛拉力也可以大大降低,13mm感觉还是太大了,10mm以内最为合理 好奇这种tpu不会阻力太大吗,总感觉阻力会比海绵大很多 很有意义的尝试,试错也是科研 HJ86 发表于 2024-12-19 10:43
既然都打印蛋了 何不直接缩小蛋体 改成9mm或者7mm的尺寸 造型保持长条型,那样发射器可以设计的更紧凑,轻便。或者换个思维 在现有发射器体积缸量不变的情况下,蛋容量可以大大增加,控分不变的情况下,卷毛拉力也可以大大降低,13mm感觉还是太大了,10mm以内最为合理
我还年轻,不想吃*****饭 电子烟 发表于 2024-12-19 12:03
我还年轻,不想吃*****饭
笑死了 MacArther 发表于 2024-12-19 11:55
好奇这种tpu不会阻力太大吗,总感觉阻力会比海绵大很多
如果弹头和管内壁发生摩擦的话阻力会非常大,将弹头设计得相对尾部小一圈,弹在加速过程中会定心保持直线运动,避免弹头和内壁摩擦 电子烟 发表于 2024-12-19 13:18
如果弹头和管内壁发生摩擦的话阻力会非常大,将弹头设计得相对尾部小一圈,弹在加速过程中会定心保持直线运动,避免弹头和内壁摩擦
原来如此 电子烟 发表于 2024-12-19 12:03
我还年轻,不想吃*****饭
反正都是硬蛋 13和9.7又有什么区别呢,对ss来说性质都一样吧 海绵短弹最大的问题就是手感稀烂不耐用,每次捡的时候都很不爽,我在家还是喜欢打nerf球弹,如果用那种材质做短弹那就牛逼了https://mag1.sdgun.net/public/emotion/face_wangchai.png 会飞的救护车 发表于 2024-12-18 17:55
我有问题:奈头蛋看上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,为什么现在软蛋都是平头呢?
我买了试了,奶头有很准的,也有10米飘半米的,一致性太差 建议使用迫击炮造型,把气密部分放在头部,尾端无脑优化尾翼布局,同时适当加大长径比,有惊喜。
页:
[1]